采風寫生丨別讓創作局限室內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
目見之,不如足踏之
百色靖西市地處云貴高原東南邊緣,境內河流密布,奇山競秀,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山水賽桂林,氣候勝昆明。
自唐宋以來,就有不少人文墨客、名家雅士,在靖西留下了不少的手跡墨寶。他們或提筆于樓閣、廟宇寺院,或描繪于高山崖壁、流水河畔。
2019年7月,廣西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王雪峰教授又來靖西舊州古城寫生
能從城市的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對他來說委實不易
但他依然堅持抽空外出寫生,向大自然學習
他畫作里的一景一物,都是教科書般的存在
王雪峰——文昌閣寫生作品(一)
王雪峰——文昌閣寫生作品(二)
舊州古城文昌閣——畫作與實景
鵝泉實景圖
王雪峰——鵝泉寫生作品(局部)
鵝泉荷花池 作者:張小寧
王雪峰作品(一)
王雪峰作品(二)
近年來,熱衷于研學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通過藝術寫生、采風旅游的方式,實現藝術深造和旅行合一,受到了藝術家和廣大高校師生們的廣泛關注和青睞。
院校在藝術生的培養課程中,藝術考察和下鄉采風是必修課程,藝術家們更是需要通過采風活動近距離體驗自然、感受生活、獲取靈感,從而實現藝術創作。
2017年3月,王雪峰教授就曾經帶領研究生團隊赴百色靖西進行山水寫生教學活動。
鵝泉寫生教學現場
雪峰老師帶領研究生們走在鵝泉的蓮花步道上
德天瀑布寫生現場
王雪峰——通靈大峽谷寫生作品
王雪峰《德天聽濤》180cmX96cm
風景寫生與攝影需要好的人文風景,人物寫生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而這些恰好都是靖西地區的資源優勢。
從自然景觀來看,可供寫生、采風的景點主要有:舊州古城、鵝泉、渠洋湖、通靈大峽谷、巴澤梯田、三疊嶺瀑布、二郎瀑布、德天瀑布等。
靖西新八景
1、【舊州古城】
舊州一帶奇峰秀美,山水如畫,田園似錦。全國聞名的繡球街,依河而建,石板地面,兩邊有眾多古建筑,大青磚,厚木門。文昌閣建于明清時期,是—座四角型三層高的古閣,飛檐翹角,閣壁雕花描鳳,兀立水中,猶如綠帶上鑲著的明珠,獨有風采。有—座小橋可通閣里,以供游人入閣觀景,也是古人對月臨流琴棋書詠之處。
《舊州古城》 作者:吳 呈
2、【鵝泉】
鵝泉是一口峰林谷地中的上升泉,清道光《歸順州志》載:“鵝泉水在城西南十五里,世傳有楊媼于野外拾得二卵,以葦覆之出二鵝子,養之泉地,鵝攪水成潭,深不可測。”故日鵝泉。泉水面廣約10畝,深30余米,因其匯水區域為裸露的石灰巖,故泉水長年清澈,游魚可數,景色幽雅。
《鵝泉》 作者:吳 呈
3、【渠洋湖】
渠洋湖是一個大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水庫。湖內秀峰如林,水面煙波浩渺,岸邊翠竹婆娑,炊煙繚繞,被譽為水上桂林,山腳下湖兩岸,坐落著幾十個美麗的具壯族特色的桂寨,把渠洋湖點綴得更加迷人。
《渠洋湖》 作者:吳 呈
4、【通靈大峽谷】
通靈大峽谷全長3.8公里,由通靈峽、念八峽及地下暗河、隧道貫通連接,通天徹地,靈氣飄逸。峽谷絕壁千仞,幽幽深邃,巨型鐘乳石高崖倒懸,古樹老藤遮天蔽日,神秘莫測的洞穴、深潭星羅棋布。
《通靈大峽谷》 作者:吳 呈
5、【巴澤梯田】
巴澤梯田——遺落人間的天梯,位于壬莊鄉巴澤村,梯田上下1000余畝,綿延數公里,不同方位呈現不同的景象。猶如一位純樸羞澀的壯家少女,養在深山人未知,在氤氳的晨霧中,又猶如超凡脫俗的女神,包含著無盡的神采和韻味。
《巴澤梯田》 作者:吳 呈
6、【三疊嶺瀑布】
三疊嶺瀑布位于湖潤鎮新靈村境內,因地處三疊嶺而得名,瀑布高100多米,寬約30米,為靖西古八景之一。《歸順州志》載:“飛瀑噴沫,濺玉跳珠,如匹練橫空。”雨季水足,聲震數里,濺起飛沫如煙似霧,飄至百米以外,省道經其下,上望瀑布似銀河瀉落,狀如懸練,雄偉壯觀,故有“星漢流珠落九天”。
《三疊嶺瀑布》 作者:吳 呈
7、【二郎瀑布】
二郎瀑布地處山區,河水清澈,常年流水,有天然落差。瀑布上方有座龍門石拱橋,造型古樸典雅,有小橋流水之美譽。河中數個小島,俊俏秀麗。兩岸則是古樹參天,叢林密布。集瀑布、小橋、流水、巖洞、古樹等景點為一體,是風光旖旎、人間仙境般的新景區,可開展休閑、度假、觀光、探險等諸多旅游活動。
《二郎瀑布》 作者:吳 呈
8、【古龍山大峽谷】
古龍山大峽谷長6.8公里,由峽谷、瀑布、暗河、溶洞、原始植被、峰叢絕壁、溪流奇石構成,以優美的原始生態山水風光、神奇的溶洞景觀和浩翰多恣的原始森林景區為主體,以暗河峽谷群及溪流瀑布為特色,以峽谷觀光、暗河漂流為主要功能的生態旅游景區。
《古龍山大峽谷》 作者:吳 呈
民俗風情
從民俗風情來看,靖西有壯、苗、回等12個少數民族,其中壯族人居多,壯族人物形象獨特之處就在于“藍衣壯”。
藍衣壯是靖西特有的壯民族,其服飾文化以“藍”為美,極具民俗特色,還有壯錦紋,對學習民俗服裝樣式以及了解民俗服飾紋樣有很大的幫助。
穿著傳統服飾的人物形象,不僅是人物寫生與創作的最佳素材,也是攝影表現民族主題的好題材。
提線木偶
提線木偶戲屬于南路壯劇的戲種之一,舊時人們就是看戲劇來進行娛樂。
木偶的臉譜是用銀木和柚木精心雕塑而成,用墨汁描繪五官臉譜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提線木偶的制作過程嚴謹,成品精妙,對研究民間藝術專業的學生有一定影響。
繡
球
當地的男女老少、祖孫三代全會做繡球,繡品圖案精美,手工細膩,如舊州風景般鐘靈毓秀,讓人難以釋手。誠為繡球之上品,有口皆碑,是靖西極具特色的工藝品。
民間肚皮舞
壯族田間矮人舞,是靖西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之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生動的演繹形式,淳樸的藝術風格及深厚的文化底蘊。此類舞蹈在每年秋收時節的田間舉行,祈禱“風調雨順”之愿望。
參演的男子以肚皮為面部,以頭上的竹籮為帽子,以手臂為辮子的“矮人”形象就塑造完成了。女子則面罩竹衣片面具,頭戴斗笠,腰系稻草裙,來模擬田間的“稻草人”形象,生動有趣。類似這樣的民俗活動,能給舞蹈專業的學生們不少創作靈感。
壯音閣
廣西南路壯劇包括壯族提線木偶戲和馬隘壯戲,流行于使用壯語南部方言的地區,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為伴奏樂器,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嘆調、采花、喜調、快喜調、高腔、哭調、寒調、詩調等,行腔時采用幫腔形式,劇目有《寶葫蘆》、《百鳥衣》等。這對學習戲劇表演專業的學生有極大的幫助。
靖西獨特的民族語言、工藝、建筑、服飾、節慶、戲劇等傳統文化,作為人文視覺形象的民間藝術表現形式,豐富而奇僻。這些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不僅能為寫生、采風與創作提供豐富的靈感源泉,還能讓更多的人了解靖西、宣傳靖西,吸引更多的藝術家前來進行藝術寫生、采風活動。
旅游服務熱線:
Tourist Service Hotline
12301
靖西市旅游咨詢電話:
Jingxi Consultation Telephone
0776-6231166
旅游投訴電話
Complaints Hotline
百色市旅游發展委員會:
Baise Tourism Administration
0776-2822869
靖西市旅游發展委員會:
Jingxi Tourism Administration
0776-6555368
0776-6213073
應急電話:
Emergency Call
0776-6212216
110 119 120